专题报道
【2012暑期学生社会实践专题】“情系河南”——不仅是扶贫,更是扶志
“情系河南”爱心援助项目的前身“河南共建”项目,成立至今已有七年之久。在财经学院后其正是更名为“情系河南”。
为了实现财经学院“情系河南”暑期社会实践团对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仓头乡第三小学孩子们的承诺,为了帮助当地学生完成学业并健康成长,为了真正实现“探寻、磨砺、成长”的实践宗旨,今年暑假,财经学院“情系河南”暑期社会实践团的7位队员带着学校募集而来物资再次前往仓头三小进行支教调研与走访活动。除此之外,队员们通过深入农村,调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解当地生活方式,体验到他们生活的艰辛。
在辗转河南郑州、鲁山等地近二十小时的路途后,实践团抵达了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小车在雨中颠簸着拐入学校的前空地,实践团成员看到了学校教学楼上悬挂着的欢迎横幅和争着跑出学校的孩子们。我们终于到了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仓头乡第三小学。
那日下午进行的捐赠仪式就在教为破旧的两层教学楼前进行。孩子们整齐地站在教学楼前的空地上,接受了实践团捐助的三大箱物资和教师团队捐赠的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及财经学院每个班级写给对口资助孩子的信件和书籍。
随后实践团成员与仓头乡教育办朱主任、学校老师们进行了关于仓头三小教学的交流与谈话。这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了三小教育环境的艰辛。
实践团成员带去了孩子们最缺乏的诸多附课,如生活常识、政治思想、美术、音乐等。这些孩子们是如此喜爱歌唱与绘画,却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无法获得更多的知识。在志愿者们上课时,有许多好奇的孩子们便趴在窗沿上听着课,与我们的目光一交接便羞涩的一哄而散,而后又偷偷地安静地聚集回窗下。
之后的家访,可以说是有喜又忧。喜的是前几批接受我们资助的困难孩子们在我们的帮助下都顺利完成了小学乃至初中的学业,家庭的各方面情况也都在逐渐好转,家长每每说到过去的家庭情况还都情难自禁,流着泪感谢“河南共建”项目给予他们的帮助。忧的是还有许多的孩子们在太小的年纪承担了太多,他们的家庭根本没有能力供他们继续学业。当地还存在着大比率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的现象,有时连老人孩子们的安全问题都无法保障。在他们本该徜徉在知识中的年纪,他们却过早的承担了太多太多。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将情系河南宣传出去,让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前来帮助这里的孩子们,将爱心传递下去。
实践团在仓头待的不久,却足够让我们认识到“情系河南”这个爱心援助项目的意义所在。此行对于学校和当地经济条件、受助家庭情况的调研,让这个项目有了更大更长远的发展空间,让这个项目的存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也为这里孩子们的将来勾勒出了一幅蓝图。情系河南,不仅仅是扶贫,更是扶志。
情系河南,加油。(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