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华文化,非遗共赏”校团委组织学生体验黄草编技艺
为增进我校学生对非遗技艺的了解,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黄草编体验活动在奉浦校区实训楼5楼智慧教室开展。本次活动特邀上海工艺美术研究中心草编工作室的潘慧老师担任主讲人,包括留学生在内的三十余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领略草编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图为潘慧老师讲课现场
黄草编是一种民族传统手工艺术,多编织为生活物件,是极具自然美、艺术美、实用美的工艺品。活动伊始,潘慧老师详细介绍徐行草编技艺的历史渊源、流传历程,并分享了具有代表性的黄草编织品。潘慧说:“嘉定黄草编织业起源于唐代,同治年间形成以徐行镇为中心的黄草编织区,嘉定区的徐行乡是驰名世界的黄草之乡。”黄草又称“黄三棱”,莎草科植物,具有光滑、柔软、坚韧等特点,需经过去苋、开草、浸泡、劈丝、搓捻等多道工序的处理,再用于编织,大多制作成拎包、果盆和杯套等。黄草编织品是上海的传统生活用品和工艺礼品,也是传统出口商品,式样新颖,色彩丰富,工艺精致,具有民族特色。
图为同学们认真听课
图为代表性的编织品
随后,潘慧老师现场演示草编编织的基本技法,介绍搓茎、套模起底、添茎、固定、编底等步骤,她特别强调了脚蓝眼花编织技法和平编织技法的不同之处,让同学们对这两种技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随着老师亲手将平平无奇的草叶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工艺品,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解,积极回应。
图为潘慧老师现场展示黄草编织
在实操环节,同学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材料,亲手体验草编的制作过程。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每位同学都完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特色草编钥匙扣。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留学生DAVINICO YAPADL同学表示,今天的体验活动,让他感受到细致有趣的教学过程,并对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亲手做挂件的时候,他感受到了草编的魅力。这种体验活动让他更直观感受中国文化,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的机会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感受其中的魅力。
图为同学们体验黄草编织
本次非遗草编体验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草编工艺的精髓,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珍贵价值。同学们在参与中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并表示将会积极关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让这一瑰宝世代相传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活动合影
撰稿:利玮玮、伍子昱
摄影:陆世愉
审核:卜树俊
责编:张曼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