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追寻奋进足迹,感悟时代变迁——文法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10月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党性修养和历史使命感,10月18日下午,文法学院学生党支部全体师生前往上海元利当铺旧址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共同聆听了一堂令人印象深刻的情景思政课。此次活动不仅让我们深刻了解了上海典当文化和其历史变迁,更让我们在追寻历史足迹的过程中坚定了理想信念。
坐落在武定路203号的元利当铺旧址博物馆,建于2019年8月,建筑面积1096平方米。当铺旧址营建于1932年,是一幢集我国徽派建筑特色和欧式装饰风格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曾被誉为“海上第一当”。元利当铺旧址也是迄今上海仅存的规模最大和保存最完好的当铺建筑。在这堂情景思政课中,讲解老师徐蓓琳以其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通过四个精心设计的环节,带领大家沉浸式地体验“典当”。
“当铺游历”环节,徐老师带领大家踏进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建筑,通过她细致入微的讲解,大家不仅被元利当铺独特的建筑魅力所吸引,更深入了解到其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元利当铺不仅是我国典当业更新迭代的缩影,也是这座城市金融史的重要见证者。在博物馆内部,那些泛黄的老当票和各式各样的典当物品,将我们拉回到那个典当业繁荣昌盛的年代,为后人提供了一扇窥探历史的窗口。
学生党支部全体成员聆听讲解
“故事聆听”中大小朝奉的生动演绎,向在场的师生缓缓铺开了一幅关于元利当铺曲折而又辉煌的历史长卷,党支部的几位学生党员也参与到故事讲述的环节中。1946年,元利当铺曾一度陷入停业的困境。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中国成立后,它迎来了新的转机,融入了公私合营的浪潮中,改革开放的春风更是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当铺重新复出,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光彩。“大朝奉”指出,典当作为一种古老而又灵活的融资方式,曾帮助无数家庭和个人渡过难关,实现了“典之所用,当之所及”的宗旨。典当不再是被传统观念所误解的剥削工具,而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金融服务,使大家对典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党支部成员参与故事讲述
党支部成员参与故事讲述
党支部成员参与故事讲述
“情景互动”环节师生们被分成三组开展比拼,知识竞猜环节让大家对楹联的深刻寓意和典当专用字的独特魅力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典当的工作流程亦得以清晰呈现;寻找与分析板块则考验了大家的观察力与分析能力,诸多典当相关问题在团队协作下迎刃而解;而书写当票这一环节,更是让大家掌握了撰写当票的精髓。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学习方式十分有趣,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典当文化的精髓,增强了文化自信与传承责任感。
党支部成员分组团队协作
学生党支部书记孙小烨总结党员同志们应当从元利当铺的历史变迁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深刻反思并再次明确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勇于面对挑战,敢于担当作为,积极投身到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中去。要求党支部成员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更要注重实践锻炼,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干践行党的宗旨,服务人民群众。
学生党支部合影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以情景思政课的形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感悟紧密结合,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边学边写、边说边思考的沉浸式互动中,深刻领略到元利当铺从创办到兴衰再到发展的波澜壮阔历程,不仅打破了我们对典当行业固有的片面或刻板印象,更让我们看到了它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其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典当行业将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创新服务模式的过程中,继续稳步前行,为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倪舒妤
摄影:王奕杰
审核:林丽娜
责编:张曼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