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陈志强教授应邀主持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研讨并作大会发言

  812-14日,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在东北大学开幕。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论坛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论坛主席朱佳木,东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熊晓梅,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姜晓秋,辽宁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肖明江,以及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我校思政部主任陈志强教授应邀共同主持研讨并作大会发言。 

(图为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现场) 

   在研讨和大会发言中,陈志强教授从“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表现及其本质、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地位、历史文化遗产热的启示、史学研究中的理论范畴问题和历史教科书修订中的理论之争”五个方面向大会作了汇报并谈了个人见解。在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表现及其产生背景后,他指出:历史虚无主义历经演变已经从一种学术思潮和社会思潮演变成了一种带有明确政治意图的政治思潮,尽管其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但目标非常明确,即通过混淆历史是非,肆意歪曲我们党的历史和丑化党的领袖形象,虚构编造国史和党史,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否定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最终否定党的领导。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国力空前高涨的情况下,这种思潮在国内如此泛滥?这与世界社会主义还没有在国际上掌握话语权,优越性还没有得以全面发挥有关,也与市场经济造成的利益格局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负面影响有关,它表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制的斗争与合作将长期并存。在思想文化领域斗争复杂、取向多元、矛盾尖锐的情况下,需要重新反思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深刻教训,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图为陈志强教授主持第二分会场研讨) 

(图为陈志强教授作大会发言)

     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地位及其任务时,陈志强对国内马克思主义史学界提出三点建议:一要意识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党的历史、科学阐释党的历史的重要性;二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以及推动中国梦的具体实践结合这个主线开展研究;三要对史实进行及时、科学、权威、有效的解读,遏制历史庸俗化、媚俗化和低俗化的趋势。 

  在谈到历史文化遗产热现象时,陈志强指出:21世纪是全民读史的时代,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典故及其文化积淀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折射出的是人性的思考和家国情怀的价值取向。如何通过打历史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型,实现创新性发展。 

  陈志强教授还围绕如何警惕剥削阶级的产生和壮大、毛泽东在建国初期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积极成果、抗日战争中我们党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等进行了阐述,并驳斥了社会上流行的一些错误观点。在谈到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时,他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的主战场,抗击了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为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关键的和中流砥柱的作用,国民党在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抗日战争向战略相持阶段过渡。 

(图为陈志强教授作大会发言) 

  为期两天的会议通过对唯物史观与史学研究、唯物史观与历史人物评价、历史虚无主义评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方面展开充分研讨,将对加强我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准确书写历史、正确认识历史,确立前行的方向、标定进步的坐标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撰稿:姚志鹏   审核:陈志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