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酒店管理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古镇旅游研究基地专家赴泗泾古镇景区实地调研

1月15日上午,酒店管理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古镇旅游研究基地的专家团队,前往松江区泗泾古镇景区,开展了全面且深入的实地调研。泗泾镇镇长孙长城及泗泾镇古镇保护与更新利用管委会主任赵杰等政府工作人员热情迎接了专家团队,并详尽全面地介绍了泗泾古镇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各旅游景点的特色。

调研专家实地考察古镇修缮情况

泗泾古镇,以它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遗产,被誉为“郡东十八镇,泗泾第一镇”。近年来,泗泾古镇屡获殊荣,被评为2024年特色小城镇,传播热度指数进入全国五十强,入选“十大长三角古镇文旅消费新景”和“此生必去的20个长三角古镇”,成功入选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此外,泗泾古镇还是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上海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松江区首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松江区特色商业街区,其知名度不断提升。孙镇长向基地的专家们详细介绍了泗泾古镇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风貌。他指出,泗泾古镇依水而建,完整地保留了水乡民居特色,历史文化价值极高。

在孙镇长的亲自引领下,调研团队参观了古镇的众多景点。这些景点包括安方塔、马相伯故居、马泗滨堂、海派中医药博物馆等一系列历史文化景点,以及一尺花园、泗泾小笼特色餐饮店铺等地方特色场所。在参观过程中,孙镇长对每个景点的特色与文化内涵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说,内容不仅涵盖景点的整修与开发现状,还涉及到未来的规划蓝图。通过这样的介绍,使研究院专家团队对泗泾古镇的旅游资源有了更为清晰、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孙镇长、赵主任与基地专家勘察景区商业铺

调研团队来到了安方塔——泗泾的标志性建筑,这座七层八角楼阁式宝塔巍峨耸立,每一层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目前,安方塔景区经过修缮已焕然一新,塔前进行了全面的绿化景观改造,三宅与安方塔之间的长廊也被打通,实现了八百米烟雨长廊起始段的贯通。游客可沿河漫步,尽情品味江南水乡的韵味。

调研合影

马相伯故居和史量才故居也是此次参观的重要景点。马相伯是复旦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也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老师。经过修缮和功能升级后,故居以独特的江南元素、多样的展陈形式,生动地展现了马相伯的一生。在马相伯故居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调研人员深入了解了故居的景点历史,为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马相伯故居为调研专家进行讲解

马泗滨堂,作为泗泾镇马家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基地内展示了泗泾的文化成就、市井风情和先贤名士的人文历史,展示了泗泾十锦细锣鼓、皮影、面塑、微雕等非遗项目‌。‌泗泾十锦细锣鼓‌是上海古民乐的代表,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调研专家对泗泾古镇的非遗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泗泾古镇的非遗文化文旅进一步融合指出发展方向。

孙镇长为调研专家讲解非遗文化

海派中医药博物馆位于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中心是仅泗泾镇独具的古镇建筑风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博物馆于2024年1月开始建设,是一个展示海派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场所,拥有自己的“百草堂”。在这里,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中医药的发展历程和独特魅力,认为该项景点极具调研价值。

孙镇长为调研专家介绍社区服务中心——海派中医药博物馆

除了这些历史文化景点,在一尺花园和泗泾小笼特色餐饮店铺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场所也给调研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调研团队还就未来商铺的古镇特色文创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沟通并提出了建议。

调研专家参观各商铺

中国旅游研究院古镇旅游研究基地的专家们对泗泾古镇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给予了极高的赞誉和评价。他们一致认为,泗泾古镇具备极为显著的旅游开发潜力,建议应当进一步加大保护与开发的力度,通过精心的规划和有效的宣传举措,将泗泾古镇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地展现给游客群体,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泗泾古镇的独特魅力。

泗泾古镇入口处孙镇长与研究院团队合照

此次实地调研为中国旅游研究院古镇旅游研究基地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和丰富的研究素材,同时也为泗泾古镇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切实可行的指导方向。

撰稿/摄影:杨 林

审核:姜 红

责编:张曼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