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我校开展2020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项调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相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我校2020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近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翁德玮,学生工作部(处)部副部(处)长、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朱燕,学生工作部(处)部副部(处)长、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高洁静等一行6人,相继对各学院就业创业工作开展专项调研。
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各系党支部书记、专业负责人、教师代表以及就业一线辅导员等出席了调研会,与会人员就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与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保障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工商管理学院致力推进网络化、社会化、全程化、系统化、个性化的“五位一体”就业工作模式,号召全院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实现“一生一策一档”,全员全过程全力保障毕业生就业。在针对贫困生和心理困难学生从经济资助、就业心理指导、网上面试技巧、专门岗位推荐等方面给予“N+1”重点帮扶帮困的关心和指导。
财务金融学院从拓展就业单位资源、提升毕业生就业意愿与能力、优化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等近期规划和做好全院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等长期规划方面,强化对重点企业的梳理,疫情期间主动联系会计师事务所、银行、金融服务等十余家单位,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并通过加大与实习基地的签约力度等方式,做好与用人单位的进一步联动,利用就业大数据更加细致扎实地关注学生的全程化发展。
商务经济学院高度重视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及时制定《商务经济学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就业工作方案》,联动专业教师共同开展就业工作。以“全院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为理念,通过教、学联动精准排摸毕业生就业状况,了解学生就业倾向及思想动态,及时开展就业服务。针对毕业生不同的就业需求和就业目标,开展分类指导,“精准”推送,实现“靶向”帮扶,真正助力毕业生找到心仪的工作。
酒店管理学院开展就业创业全员分类指导,利用网络等手段实现导师一对一推进就业,专业教师“一日一问”制关注学生就业进展,建立招聘信息资讯共享机制加强引导,强调立足学生的根本性需求,分析适合学生发展的就业路径,搭建适合学生的就业渠道与桥梁,积极引导学生改变“等、靠、要”思想,鼓励学生先就业后择业。
商务外语学院围绕如何促进学生顺利、尽早就业、提高毕业生满意度等问题,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创业工作遇到的难点,从就业机制完善、党员率先垂范、优化指导服务、精准帮扶学生、主题教育引导等方面分享了今年就业创业工作的主要举措,并进一步明确了下一阶段工作努力的目标。
艺术设计学院围绕“商艺结合、产学融通”的办学理念,探索艺、工、商、产、学联动与融合的最佳路径和加强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整合平台资源,深化校企合作,聚焦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进一步探索突出商业性质与专业特色融合的发展途径,提升就业岗位专业对口度与就业质量,依托专业特色,践行“以创业带就业”。
商务信息学院面对“新形势”,开启“新攻坚”,着力围绕“一把手”工程、一张组织架构图、一份就业路线图和学院上下“一盘棋”的“四个一”工程,形成“书记院长亲自抓、学工系统重点抓、导师教师主动抓、校友朋辈共同抓”的工作格局,深化校企融合,联合31家校企联盟单位开设行业职业素质能力培养课堂、开展带薪实习(CO-OP)项目,为学生提供精准职业素质培育。
文法学院建立“1+2+8”导师制,组成教与学的“微教学共同体”,紧密对接在校生职业发展教育,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就业工作,以大水漫灌,精准滴灌的工作理念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将工作体制机制与学科专业建设、就业形势及学生思想动态有效融合,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在稳就业的基础上提升就业质量。
翁德玮在调研中对各二级学院在就业创业工作中的举措和成效表示了充分肯定,并对他们对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整体就业创业工作的支持与贡献表达了感谢。同时,她就进一步做好2020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要求:第一,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强化责任担当,全校教职工要群策群力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和保障,共同做好我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第二,要站在学生成才、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高度,做好国家和上级部门关于毕业生的政策解读,运用好学校针对疫情出台的就业相关激励政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提升职业心理成熟度,先就业再择业。第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做好毕业生应征入伍、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相关工作,不断深化“四史”学习教育,鼓励学生将毕业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更强烈的使命感、担当感和责任感,抓实抓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第四,要强化对重点疫区、52个未摘帽贫困县生源和就业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扎实做好全体毕业生的“一生一档”,进一步细化特殊群体的“一人一策”,采取多种方式确保他们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第五,立足学科建设,结合十四五规划做好卓越商科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质量的专业实践平台和海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拓宽校友资源,多渠道、多途径地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实习实践机会。第六,要深入了解未就业毕业生择业需求,并有针对地开展就业创业跟踪服务,为暂时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与指导,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与交流,建立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为学生不断打造更广阔的就业平台。
撰稿:梁文佳
摄影:张克瑾
审核:朱 燕
责编:唐昕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