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商学院打造互联网+志愿新模式

  上海商学院团委以“微言大义”为主题,从微小处着手,不断创新转变,弘扬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德才兼备的当代优秀大学生。校团委将宣传推广模式转变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真正积极参与的,将志愿活动转变为人人可参与、随时随地可发起的,推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切实加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广泛推动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建设,将志愿精神由口头化、标语化转变为潜移默化扎根生活。

  巧用新媒体,打造互联网+志愿新模式

  借助互联网的有机融入,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发展中心以“微志愿·七彩服务在身边”青年志愿服务网站、“上商vol”手机app以及“上海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微信公众号为依托,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志愿服务,将学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发展中心、志愿服务进行有机联系。加强三大平台的宣传力度与使用价值,“三位一体”推动我校志愿服务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完善和规划志愿工作体系,从“大屏幕”到“小屏幕”,全方位传递志愿者精神。

  2012年12月,学校启动了“微志愿·七彩服务在身边”青年志愿服务信息共享平台项目。此网络平台将信息发布、志愿者认证、招募、培训、激励等志愿活动全过程移植到网络终端,保证了志愿服务过程的流畅性与及时性。经过近两年的建设运行,现在平台包含志愿者服务信息的交流与资源共享、志愿活动匹配、志愿者沙龙等服务,提供OA流程管理,促成志愿服务便捷化、规范化、制度化运作。截至目前,青年志愿服务信息共享平台项目累计访问量超过12万次,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累计达到18016人次累计开展8大类志愿服务项目2980项,累计时长达167209小时,累计共有31116人次参与活动,同比去年分别增长70%、59.4%、61.2%。

  2014年10月,学校校志愿者服务团队正式发布并使用安卓版与IOS版手机客户端APP“上商vol”,实现了志愿者活动信息的自动推送、互动,方便同学们更及时地关注志愿服务信息,更迅速地选择感兴趣的服务项目,促使更多的同学得以方便快捷地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网络平台和手机客户端同时运作,让志愿精神在“大屏幕”和“小屏幕”上不间断传递。我校团委着力推动团员成为注册的志愿者,以更加人性便捷的活动参与方式让上商师生参与到志愿服务、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队伍中来。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发展中心推出“上海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送“志招募”、“志生活”、“志风采”、“志善举”、“志实训”等几大板块,发布志愿活动介绍、志愿服务招募资讯、优秀志愿者事迹以及意见反馈等内容。结合广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定时、定期推送志愿活动、心得感悟、志愿活动新动态,同时以“志生活”板块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将志愿精神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

  举办微活动,以线上+线下志愿活动型塑志愿体系

  上海商学院团委从细节微小处着手,开展线上志愿、线下志愿、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志愿服务,打造线上线下志愿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贴近学生、形式新、覆盖广、内容接地气,但又见微知著、意义深远的志愿者活动,推进了志愿精神的传递。

  校团委响应团中央倡议,结合重要时间节点,设计开展互动新颖的专项线上活动。开展“清朗网络青年力量——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积极构建以网络文明志愿者为外围、网络宣传员为主体、网络文明促进会为核心的,覆盖广、动员快、战斗力强的网络工作队伍。校团委共开展了多次网络文明志愿者活动“阳光跟帖行动”,参与人数逾3500人,收到网络志愿者截图7500余张。由校团校办公室发起的“一句话”公益行动,得到了我校百余名“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积极响应,“青马”学员们通过社交平台传递公益精神,在学生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校团委大力支持由本校学生发起的爱心公益组织,如“爱心贵州”社团、“德宏助学团”等积极开展公益行动,通过回收爱心物资、播放爱心电影、义卖爱心物品等为爱心助学项目筹得善款,其发起的爱心行动在我校师生的积极响应下不断发展壮大。

  2015年,“爱心贵州,爱在路上——贵州贫困山区小学助学实践活动”、“‘德’留我心,把爱‘宏’扬——云南德宏助学行动”在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分别获得优秀项目奖;近日,“爱心贵州”社团在中国青年志愿者项目大赛中获得银奖。学校学生公益组织将感恩之心和志愿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生活,让师生通过各类微公益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支持爱心活动、志愿项目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学校志愿者氛围的营造。

  2015年国际志愿者日前夕,校团委发起了为期一周的“无微不志”志愿周系列活动。采“微”行动中,同学们用双手装点校园,粘贴公益标语,为校园的文明与美观贡献一份力量。“显‘微’镜”主题拍摄比赛作为无微不志”志愿周系列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突出 “人人微志愿”的概念,强调“无微不志”的志愿主题,获得了全校同学的积极响应,新颖精良的参赛作品层出不穷。“12.5微言大义”分享会上,优秀志愿者代表上台分享自身经历,传递志愿服务理念,引导更多同学加入志愿者队伍,不仅提高学生参与度,更能增强志愿服务宣传的有效性。以拍摄大赛为载体,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也对优秀作品进行了展示传播,将参赛照片与微电影积累成为学校学生原创的独家特色宣传材料,以同学们喜爱的新媒体方式推进宣传,从而深入思考志愿服务的意义,更好的传递“12.5国际志愿者日”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

  凝聚微力量,以低门槛打造志愿者效应

  今天,你微志愿了吗?”这句话体现了上海商学院开展志愿服务性活动的新思路、新想法。微志愿活动主推以“微小志愿 互助相伴 志愿服务在身边”为代表的校园文化,从学习生活中的细微小事开展志愿服务项目,从而激发同学们主人翁意识和爱校、爱家的责任感。通过微志愿、微文明,造就大和谐、大文明的良好校园文明新风尚。

  2015年,学校创新推出“微志愿”服务平台,不限志愿服务单位,从而扩大志愿服务范围,大大降低志愿服务门槛。我校学生能以个人、班级、社团等为单位,通过向青年志愿者服务发展中心提出申请,自主发布志愿活动,比如:学业辅导活动,班级志愿者活动、清朗网络文明行动等。志愿者服务团队已基本实现了学生志愿兴趣意向与志愿服务项目的双向选择和高度匹配化。依托校青年志愿服务发展中心、院级志愿服务发展分中心、志愿服务队、校志愿服务网形成合力,服务团队开展形式多样、与专业相联系,与兴趣相结合的志愿服务项目,有效推动学生从身边发现志愿项目,形成无时不志愿、无处不志愿、力所能及、人人参与的盛况。

  此外,学校团委与上海市申通地铁责任有限公司、上海市科技馆、中华文化宫、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闵行献血俱乐部等签订协议,进行长期合作;依托与徐汇区、长宁区、奉贤区、金山区政府签订的共建协议项目,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行动,为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社会企业进行志愿服务。

  如今,学校志愿者服务发展中心下设8个分中心,根据8大学院的特色并结合我校“以商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推出了大量别具匠心的特色活动。个性化作为我校青年志愿服务信息共享平台项目的一大特色,志愿服务网站能根据每一位志愿者喜欢的志愿类型定期进行相应的活动推送,高度关注志愿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学生可通过公众号分享身边微小的感人事迹、对青年志愿者服务发展中心提出中肯意见与建议。

  上海商学院校长朱国宏在“四者精神”中明确提出做“修德的仁者,仁者无敌”的理念,在“仁者”理念的号召下,教师亲力亲为、指导开展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由学校爱心社团、校院青协等学生组织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带领学生于暑期前往云南、河南、贵州、重庆等地开展志愿者活动,开展三下乡服务团调研,亲切慰问志愿者,参加奉贤区“贤青年”学雷锋志愿公益服务集市、上海市高校红十字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项目微论坛、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等活动。

 

相关链接: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6/04/20/2051883.html

  

推荐阅读